无标题文档

首页>监督工作>视察调研

区人大常委会赴黔南州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及扶贫资金监督调研活动的报告

作者:区人大   发布时间:2021-04-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区委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工作部署,区一届六次全会报告提出要全面完成黔南州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任务区人大常委会积极落实区委决策部署,锻造黄埔人大铁军,履行法定职责,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及扶贫资金监督调研。现将此次调研活动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的主要工作情况

资金支持是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东部省份要根据财力增长情况,逐步增加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财政投入,并列入年度预算。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益通过监督区财政帮扶资金使用情况,支持扶贫工作队履行好监管职责,督促当地政府更加规范有效用好帮扶资金,进而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是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区人大常委会推动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举措,是有效发挥人大监督作用的创新实践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陆小荣的指示,调研组及早落实前期准备。2020914日至17日,陆小荣主任亲自率队赴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独山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及都匀经济开发区开展实地调研,摸实情,提出意见建议,助力解决问题。

(一)查阅资料。共查阅对口帮扶工作总结、年度工作自评报告、帮扶财政资金安排情况、帮扶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对口帮扶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落实国家和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措施情况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函等70多份,了解对口帮扶总体情况及财政资金情况。

(二)召开座谈会。分别召开区财政局、审计局、援建和对外经济合作局负责同志座谈会,以及我区第一批8名援黔干部座谈会,初步了解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及扶贫资金筹集、使用情况,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

(三)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分别听取我区派驻都匀、独山、三都扶贫工作队工作情况汇报,重点听取了财政帮扶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与我区第二批8名援黔干部座谈,深入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分析研究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四)实地考察调研。实地考察了都匀经开区匀上石塑产业工业园、都匀市毛尖茶扶贫产业园、独山县鄢家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鄢家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食用菌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鄢家山社区扶贫车间建设项目、鄢家山黄埔幼儿园、百泉镇尧梭扶贫车间、三都县黄埔小学等,现场查看项目建设情况及成效。(详见表1

1:实地考察项目建设情况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投入资金

取得成效

1

匀上石塑产业工业园

企业总投资50亿元

占地3300亩,主要产品是环保袋、石塑母粒、石塑包装箱、中空板材等。预计2020年年产量达到 2万吨,实现产值2亿元,年创税200万元以上,将成为目前黔南广州产业园的纳税大户,为当地解决劳动力就业190人,其中有8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2

都匀市毛尖茶扶贫产业园

其中:黄埔区财政帮扶资金570万元

目前已形成都匀毛尖茶种植面积17万亩,产业园内有几十个毛尖茶种植生产企业和茶农合作社,带动建卡贫困人口1425人,增加贫困人口收入34.2万元。

3

独山县鄢家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项目

广州市统筹对口帮扶资金3465.8万元(含黄埔区另行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403.5万元)

共建设移民安置房共691656套,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589691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996079人。

4

鄢家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食用菌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广州市统筹对口帮扶资金1600万元

项目正在建设中,新建食用菌菌房24间、建设冻库1间,项目建成后新增就业岗位60个,同时采取龙头企业+社区+农户的合作方式,收益按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固定分红给社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侧重用于剩余未脱贫人口受益分红),有效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脱贫,推动社区产业的发展。

5

鄢家山社区扶贫车间建设项目

黄埔区财政帮扶资金633.5万元

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有单体1000平方米扶贫车间3个,将引入广州箱包生产企业租赁使用扶贫车间,预计新增就业岗位200--300个,租赁收益按利益联结机制固定分红给社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对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发挥重要作用。

6

鄢家山黄埔幼儿园项目

项目总投入1405万元(含设施设备资金310万元)。其中广州市统筹对口帮扶资金1080万元(含黄埔区另行投入财政帮扶资金770万元),省级资金325万元

项目占地面积6667平方米,建设面积3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3000平方米,办园规模9个班。今年831日迎来300名幼儿入园(含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160名),其中易地移民搬迁户子女155名,接收附近村寨适龄子女145名。该项目让独山县的孩子特别是搬迁移民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7

百泉镇尧梭扶贫车间

项目总投资65.44万元(其中我区兴森快捷公司投资43.3万元)

建设面积470平米,配套有成品物料仓库100余平米,与贵州协力科技有限公司达成租赁协议,扶贫车间正常进行生产,目前吸纳就业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人,工资实行计时计件制,多劳多得,方便贫困群众就近就业。

8

三都县黄埔小学(第五小学)

总投资5416万元(其中广州市统筹对口帮扶资金4626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90万元)

占地面积51.67亩,建筑面积1381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10116平方米,学生食堂及教师宿舍楼面积3432平方米,塑胶运动场地6000平方米。学校设计规模为36个教学班,可容纳适龄小学儿童1620人,招生覆盖麻光易地移民安置点,恒丰园易地移民安置点及万户水寨和附近村寨。目前共开设1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77人。建档立卡学生178人,移民搬迁子女96人。

二、我区对口帮扶黔南州财政资金情况

(一)帮扶资金居全市各区之首。2016—2020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累计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财政帮扶资金32756.76万元,其中上交市协作办统筹使用资金共20016.76万元;我区主动增加安排的资金共12740万元,直接用于我区帮扶都匀市、独山县及三都县的帮扶项目。(详见表2

2 :总体财政帮扶资金的年度安排情况表(单位:万元)

年度

财政帮扶资金数

其中:上交市统筹使用数

其中:我区主动增加安排资金数

2016

847

847

0

2017

3647

1027

2620

2018

8256.88

5030.88

3226

2019

9020.58

5934.58

3086

2020

10985.3

7177.3

3808

合计

32756.76

20016.76

12740

(二)帮扶项目涵盖面广。截至20206月,我区主动增加安排的财政资金聚焦脱贫攻坚,共实施帮扶项目263个。实施项目涵盖教育、就业、扶贫产业、补齐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短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详见表3

3:我区主动增加安排财政资金帮扶黔南州项目分类表

数量

项目

项目数

(个)

资金

(万元)

产业帮扶

103

4240.5

基础设施建设

104

2237.57

教育帮扶

12

3760

就业帮扶

19

1497.9

人居环境整治

10

190.5

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

9

711.43

医疗卫生帮扶

1

50

乡村振兴

2

20

贫困人口防贫责任保险

1

24.1

其   他

2

8

合计

263

12740

(三)帮扶资金列入年度预算予以保障。区财政局将帮扶资金列入年度部门预算,加强对区援建和对外经济合作局援建专项资金及街道结对帮扶资金的执行进度考核,确保帮扶资金及时足额拨付。

(四)制定了相关监管制度。分别制定印发黄埔区对口帮扶三都、独山、都匀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申报及审批、项目的实施、项目验收及后续管理、项目督查、资金拨付及项目完成时限、督查结果运用以及部门及相关人员职责作了明确规定,规范帮扶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

(五)加强日常监管。在与扶贫干部座谈中,他们反映注重发挥与当地纪委、财政局、审计局、扶贫办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帮扶项目资金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指定专人负责财政资金使用和项目监管,对产业项目的管理,实行周调度,月报告,定期对项目建设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不定期开展扶贫项目督查检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整改,推进项目实施。

(六)开展审计专项监督。黄埔区审计局开展了201720182019年落实国家和省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措施情况跟踪审计,重点审计了我区帮扶黔南州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情况、帮扶项目实施推进情况以及资金、项目绩效等情况,对审计发现问题已发函要求限期整改。

三、我区对口帮扶黔南州工作及资金支持的主要成效

区委区政府自2017年帮扶黔南州都匀、独山、三都以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省市委工作部署,体现了高度的政治担当。将脱贫攻坚作为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倾心倾情倾力参与对口支援, 遵循中央要求、黔南所需、黄埔所能的总体原则,坚持精准聚焦,帮扶项目符合我市、我区对口帮扶黔南州总体规划和工作计划,落实了帮扶任务的经费保障责任,解决了贫困群众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补齐了当地民生短板,为黔南帮扶县市提前脱贫摘帽贡献了黄埔力量。

(一)助力提前完成脱贫攻坚目标

经过三年多的帮扶,都匀市2019年底实现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目标;独山县和三都县于20203月经公示顺利通过退出贫困县序列评估,其中深度贫困县三都县提前1年完成摘帽目标,打造了民族自治地区脱贫攻坚样板。我区结对帮扶的三都县、独山县、都匀市95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分别从2016年的33.12%14.75%12.61%,降至2020年的1.67%1.34%和零。(详见表4

4:我区帮扶黔南州都匀、独山、三都脱贫摘帽情况表

脱贫数

()

贫困村

贫困户

贫困人口

贫困发生率(%

2016

2020

都匀市

14

3425

12804

12.61

0

独山县

13

5916

24295

14.75

1.34

三都县

68

11063

50498

33.12

1.67

合  计

95

20404

87597

/

/

(二)聚焦短板弱项,增强贫困人口的获得感

 1.实施危房改造和农村基础建设。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充分利用市统筹帮扶资金和区财政帮扶资金,投入1594万元助力农村危房改造及住房安全保障,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1145户,实施老旧房治理建档立卡贫困户470,给千万贫困群众筑起暖心房,开启幸福新生活。投入区财政帮扶资金2237万元,在镇村实施太阳能路灯、乡村环境整治、乡村旅游、村寨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改造等民生项目,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有力助推村镇脱贫攻坚进程。

 2.为贫困人口购买防贫责任险。独山县扶贫工作队创新工作方法,与县扶贫办探索制定《独山县贫困人口防贫保险方案》,抓住因病、因灾、因学等致贫返贫关键因素,强化保险防贫帮扶,投入区对口帮扶资金24万元,为独山县剩余未脱贫人口、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购买防贫责任险,全县12014人纳入保险范围,为消除返贫风险加了一道保险。防贫保险实施以来,共摸排上报37户返贫理赔申请,已确定26户符合赔付标准,其中麻尾镇黄后村因触电意外死亡一户,已经完成赔偿20000元。

(三)强化智志双扶,提升贫困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

1.建小学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市统筹帮扶资金和区财政帮扶资金,投入1000万元建成三都黄埔幼儿园,建筑总面积达到3690平方米,安排200万元用于幼儿园的教学设备购置,将其打造成整个黔南功能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的幼儿园;投入4626万元建设三都黄埔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及相关附属工程,已于今年9月份开学使用。安排帮扶资金1080万元,在搬迁移民安置点鄢家山社区建成黄埔幼儿园;安排帮扶资金240万元,改造搬迁移民安置点尧梭花园的尧梭幼儿园,分别安排300名左右的儿童就读,保证了易地扶贫搬迁家庭的孩子能够就近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使移民搬迁家庭搬得出、稳得住。动员和沟通协调民营企业捐赠50万元,完成都匀市毛尖镇摆桑小学(幼儿园)新校后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当地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就读环境。调研组所参观的鄢家山黄埔幼儿园和三都县黄埔小学,校园宽敞、课室明亮、设施先进完备,孩子们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笑容,老师和家长都纷纷表示感谢感恩黄埔区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黄埔三都民族班助圆成才梦。为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于20183月在省级示范高中广州市第86中学开设黄埔三都民族班,分四批共招收200名品德优良、家庭贫困的三都少数民族应届初三毕业生,免费培养至高中毕业,合作期限至2023年,所需总资金2087.15万元由区财政帮扶资金予以保障。目前有三届146名学生在广州市第86中学就读,全部为少数民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26名。今年首届黄埔三都民族班50名学生高考取得优异成绩,二本上线45人、本科上线率90%,其中一本上线20人、一本上线率40%黄埔三都民族班是目前广东贵州两省东西部对口帮扶唯一在帮扶地开办的扶贫民族班,成为粤黔两地教育帮扶的标志性品牌。

3.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拓宽就业路。为提高三都县职业教育成效,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思路,我区在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开办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分三批每年招收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免费就读中职专业提高就业技能,并全部由区人力资源局推荐到当地优质企业就业,实现毕业即就业。截止目前,已投入272万元,2020年再划拨250万元用于黄埔·三都技工班建设。去年国务院人社部从各地上报的扶贫事例中筛选出60个典型事例提供社会公众进行点赞,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获得点赞前12名,被评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两省优秀帮扶案例。

4.教育人才帮扶成绩显著。都匀、独山、三都139所学校与黄埔区75所学校结对,实现教育组团式帮扶全覆盖。截至20209月,黄埔区先后派驻黔南州从事教育帮扶的老师共19人次,派驻的每一名教师都在当地从事3个月至1年半的帮扶工作。派驻独山第三中学的张文君老师,2020年上半年一个学期,将所负责教学班的语文成绩,从年级第20名提升到年级第9名。广州开发区外国语学校袁忠民同志挂任县教育局副局长后,组织独山、广州两地7名专家,筹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模式构建》,以科研引领,带动独山教育教学向高效高质量迈进。2020年,独山县中考、高考分别取得黔南州县级中学第一名,独山县广大附属实验中学中考成绩连续六连冠,已经打造成黔南教育的一面旗帜。

(四)深化医疗帮扶,打通健康扶贫最后一公里

1.建医疗基础设施改善就医条件。充分利用市统筹帮扶资金和区财政帮扶资金,投入700万元建设三都黄埔医院,并安排10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添置;投入365万元建成大河镇卫生院住院部大楼,在今年的新冠疫情防控中,该大楼作为全县疫情防控隔离医院,对疫情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安排110万元用于三都4个深度贫困村的卫生室建设,补齐医疗卫生室的短板。安排帮扶资金208.5万元,在独山县沁元学习(特殊儿童教育学习)、县残联儿童康复中心建设一批助残设施,将独山县特殊儿童教育、残疾儿童康复打造成黔南州靓丽的名片;安排帮扶资金60万元,在独山县深度贫困村下司镇新同村、玉水镇温泉村新建了2个卫生室,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使村的医疗条件大为改观,分别解决了8438名、5762名群众就医远、就医难的实际困难,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2.组团式医疗帮扶惠民生。一是健康服务全域覆盖。推动全区15间医疗机构与黔南州57间医疗机构签定对口帮扶协议,实现城乡医疗帮扶全覆盖。二是精准输血全速发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派出专家队伍,弥补黔南州在医院管理、医疗质量、能力建设、科研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医疗帮扶队首创独山县人民医院关节镜手术、创建耳鼻喉科室、制定抢救流程及规范等,填补当地医疗技术空白,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三是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对当地医师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通过手术示教、急救演练等形式,传授诊疗技术要点,提高医护人员技术水平,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伍。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帮扶医护人员,用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作风,感动了当地的同行,赢得患者的好评。如派驻独山县人民医院的开发区医院副院长苏达永医生,成功救治一名孕28周、出生仅1.1公斤的早产儿,开创了该院成功救治胎龄这么小的早产儿的历史,帮助医院建立了新生儿护理专科门诊及儿科慢病专科门诊。今年4月初到位的护士长姚雪玲,对独山县人民医院临床护理中的管道安全管理进行指导,举办1 期护理规范培训,共有145名护理人员参训,县医院反映受益匪浅。广州市黄埔区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中医师钟伟挂职三都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和规范流程,发展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截止20207月,已接待800多例患者,其中高危患者近120例。帮扶成效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高度赞扬,2019年广州开发区医院医疗帮扶独山县人民医院工作队获得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苏达永同志获评贵州省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成为入驻黔南州帮扶工作中唯一上榜的省外医疗专家。

(五)突出产业扶贫,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1.办好财政帮扶产业项目。为了让我区财政资金发挥为贫困户带来稳定增值的帮扶作用,扶贫干部摸清当地情况,挖掘当地优势资源,着力将财政资金投向当地已有一定规模的、能带动更多人就业、贫困户能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如三都县围绕培育和壮大本地鲜菇、马尾绣、吉尔斯养羊、集装箱养鱼等特色产业,食用菌、水家桑羊等项目已成为三都的重要产业。独山县以桑蚕、蔬菜、茶叶、刺梨、生态家禽等为主导,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都匀市大力推进都匀毛尖茶、保供蔬菜、精品水果、生态畜牧和家禽等对口产业,把粤港澳大湾区保供基地打造成全国示范基地。为保障贫困户持续增收,帮扶项目不追求投资入股高回报,一般按照投入金额的5%以上稳定收益,固定分配给贫困村,建立稳定的收益联结机制。如独山林盘蚕房项目,带动务工收入400多万元,且利益链接的407户贫困户每年分红454元。

2.建设扶贫车间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利用区财政帮扶资金建设了14间扶贫车间。扶贫车间送订单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有效促进就业脱贫。调研组实地察看了鄢家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食用菌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项目由广州市统筹帮扶资金1600万元投资,新建食用菌菌房24间、冷冻库1间,项目建成后新增就业岗位60个,采取龙头企业+社区+农户的合作方式,收益按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固定分红给社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房。现场察看时项目仍在建设完善中,预计年底正式投产,扶贫干部介绍已在协议中明确要求承包方年底前上交本年租金80万元给贫困户分红。

3.引入龙头企业深化产业帮扶。坚持从市场需求和当地比较优势出发,大力引进和培育带动贫困户发展的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带动能力强、稳定性高、贫困人口受益多的产业项目和产业基地落地。如,在扶贫干部的牵线搭桥、着力促成下,都匀市成功引进中国五百强之一的广东海大集团,我区财政帮扶资金投入678万元,合作建设规模为年出栏30万头的仔猪繁育基地,带动200多个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帮助1100余贫困户脱贫,促成2000余人就近就业。再如,独山县扶贫队引进蛋鸡养殖龙头企业——影山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开创企业带动+村社组织+贫困户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发展带动全镇1468户贫困户发展养殖绿壳蛋鸡210960羽,其中1156户贫困户,每户免费领取120羽鸡苗入股企业,实行委托代养,连续三年享受每年600元的分红,产业帮扶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六)推动黔货出山,按下消费扶贫快捷键

1.把实体店开到黄埔家门口畅通当地农业企业与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信息交流和商贸沟通渠道,帮助企业在广州市建立了多个分销点,如了解到广州帮扶项目影山农牧公司有意向在广州开设实体店后,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会同黄埔区南岗街道一起,帮助该公司在南岗街沙步市场开设了影山农牧黄埔壹号店,专门销售独山大米、鸡蛋、菜籽油等农特产品。工作队还广泛发动联系黄埔区机关事业单位采购该店产品,帮助这个实体店走上正轨。

2.打造黄埔扶贫馆等电商平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积极创新扶贫方式,在京东商城搭建消费扶贫黄埔扶贫馆,重点推广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口帮扶贵州黔南州都匀市、独山县、三都县富有地域特色的扶贫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和方式,提升扶贫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及对外流通,帮助当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目前线上销售农特产品发展势头良好,每月销售农产品约20万元。经三都扶贫工作队积极协调,三都县工信局召集本地15家农特产品销售企业,共同搭建三都·黄埔消费扶贫企业联盟,参加广州消费扶贫直播带货,推介优质扶贫农产品。截至目前,通过电商销售三都县扶贫产品超过25万元。

3.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积极引导特色农产品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先后有独山基长镇蔬菜种植、上司镇茭白种植、都匀毛尖茶基地等多家企业进入认定名单,为扩大销售打开了通道。在黔南(都匀)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截至目前,都匀市农产品销售至广东地区1.35万吨,销售额765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0.27万人。

(七)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加强帮扶合力

1.结对帮扶贫困村全覆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深入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目前都匀市、独山县、三都县共有95条深度贫困村与我区企事业单位开展结对帮扶,结对单位为结对贫困村捐赠大量物资以及开展助学等帮扶行动,每年都为贫困村解决1-2个实际困难。2020年上半年都匀市、独山县和三都县累计获得社会帮扶资金达910.81万元。在2020“6·30”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我区共有77家爱心企业和组织机构参与认捐,用于支持脱贫攻坚的善款超1500万元。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扶贫,多渠道扩大扶贫资源,从不同领域汇聚扶贫合力,让贫困村与发达地区的联系互动加强,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内生动力,结成了政府主导、街镇结对、村村结对、企村结对、行业结对的多层次多领域东西部大扶贫格局。

2.发动企业帮扶显成效。借助企业多这一优势,我区积极搭建企业与帮扶项目对接的平台。截至今年10月,已发动辖区内77家爱心企业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生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充分体现了黄埔企业在脱贫攻坚中的担当与责任。以联和街为例,从2018年至今,联和街已经发动辖区内10家爱心企业参与帮扶。其中,广州翔龙集团有限公司去年捐出50万教育基金,对口帮扶三都中和镇全镇。再如,调研组现场察看的百泉镇尧梭扶贫车间,是我区兴森快捷公司投资43.3万元建设的,吸纳就业8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人,工资则实行计时计件制,多劳多得,员工每月收入可达2000—4000元左右,既方便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又方便群众照顾家庭事务,达到就业和照顾家庭两不误。20205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对尧梭扶贫车间带动贫困人口就业进行了报道。

(八)共建黔南广州产业园,彰显广州开发区影响力

1.助力产业园招商引资。广州开发区与黔南州都匀经济开发区共建黔南广州产业园,是在国家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背景下两省、两州(市)的共识,是广州市委市政府交给广州开发区的产业园区结对帮扶任务,也是广州开发区园区开发品牌的延伸。借鉴我区开发与管理经验和理念,出台《关于加快黔南广州产业园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南广州产业园招商引资办法》。在派扶干部和区属国企的努力下,黔南广州产业园招商引资工作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广东省(广州市)企业、投资商在黔南广州产业园工商登记注册企业共计21家,注册资金7.56亿元,其中2020年新增入驻企业3家。

2.两地国企合作搭建发展平台。根据两地政府签订的《共建黔南广州产业园框架协议》,两地国企签订《广州凯得控股有限公司与黔南东升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共建合作框架协议书》,将成立1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计划通过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助推都匀企业加速器产业园项目建设。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都匀经济开发区签订《广州科学城-都匀大健康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协议》,一期占地约100亩,投资约6亿元,建设内容为康养公寓、配套设施、康养医药基地等。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与贵州匀影文旅投资集团签订《文化旅游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助推广州黄埔、黔南都匀两地的旅游、文化、研学资源整合及消费市场发展。

3.引进能够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带动脱贫的优质企业。都匀经开区2017年引进的匀上石塑工业产业园项目是贵州省全省观摩会和黔南州全州观摩会项目之一,2018年得到广东省党政代表团高度评价和肯定,李希书记指示:要充分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多发展像石头造这样既开发当地资源又引领绿色发展的好企业、好产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脱贫攻坚实效。截至目前,贵州石头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膜袋生产线从2019年正式投产后的79条增加至现在的138条,为当地解决劳动力就业190人,其中有8人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9年正式投产后,年产量1万吨,年产值 8015万元。随着企业订单量的增加2020年预计年产量将达到 2万吨,预计实现产值2亿元,年创税200万元以上。

4.引进发挥辐射作用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派驻都匀经开区第二批工作队和广州开发区金控集团的共同努力下,2020731日,世界500强立邦集团与都匀经开区在上海立邦总部举行签约仪式,由该集团投资建设的新型环保建筑材料西部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都匀经开区。该项目占地约250亩,总投资8亿元,在都匀经开区高铁片区投资建设建筑涂料工厂,采取先进工艺生产新型环保石膏基、新型环保高档内外墙涂料、新型环保仿石材涂料等系列产品。该项目目前已创造当地多个第一,是都匀经开区自1992年建区28年以来第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直接全额投资的外商独资项目,是贵州省第一家立邦现代化工厂,建成达产后有望成为都匀经开区第一纳税大户。

四、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项目的监管流程还存在薄弱环节。虽然各地都制定了资金项目的管理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行不到位问题。比如在资金项目入库前没有进行广泛征询发动,缺少备选项目,导致前期项目无法实施后,不能迅速组织新项目实施,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村镇仍对部分项目申报范围、方向把握不足,前期调研不充分,导致部分项目出现调整;又如项目审核程序不够严谨,没有建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专家库,导致专家审核会效率低,往往要进行二次审核。此外还存在对项目督办力度不够问题,影响了项目进度及完工验收。

(二)帮扶财政资金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无法形成资金规模效应,打造扶贫产业品牌。我区财政资金无偿援助的103个帮扶产业项目中,有6810万元的项目约占66%,其中投向种植类项目有64个,投向养殖类项目有4个,这些种植养殖类项目规模较小,难以做大做强。2019年对携手奔小康资金进行了调整,将原来30—50万元的大项目拆分为3—5个小项目,每个项目10—15万元不等,帮扶干部反映这些项目太多、太散,带贫效果不明显,资金监管方面也很难到位。而且,由于项目资金较小,很多村镇对项目申报和实施不够积极,出现资金闲置、项目停滞情况。

(三)深化产业合作存在瓶颈。贫困市县山多地少,人员分散,现状主要产业是传统农业,产业规模和现代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上受国内外经济大环境、金融政策、环保因素、人才不足、土地指标及当地产业上下游配套欠缺等影响,虽然两地共同努力推动一大批企业考察洽谈,但仍存在企业落地难,部分落地企业发展难问题。龙头企业行业地位未有效形成,辐射带动能力不足,产业集聚效应没有充分显现,推动产业配套形成全产业链还任重道远。

(四)当地贫困户的主观发展动力与脱贫动力不足是产业转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最大挑战。在调研座谈中当地干部谈到:在解决基本温饱和绝对贫困问题之后,当地一些贫困户主动寻求创收与增收的动力不足,造成我区人力资源部门到当地组织多场企业招聘会,当地贫困户来我区当产业工人的意愿不强、人员不多,同时贫困户就业观念落后、产业技能缺失也是影响产业转移人力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如贵州石头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园曾在当地招聘了30多人送到广州工厂进行培训,培训后回到都匀工厂工作,3天之内有20多名当地人相继辞职,问其辞职原因,说怕操作机器。扶贫先扶志是重要的扶贫方向。

五、几点建议

(一)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落实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帮扶协作的黄埔品牌。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之上,着重围绕农村现代化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需要,争取广州市、黄埔区各类帮扶资源不断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特色村寨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助推旅游业井喷式发展;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及资源条件,整合广州等东部结对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产品市场对接等方面优势资源,统筹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协助培育当地农产品品牌,协助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推动黔货入广;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聚焦帮助区属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引导我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深加工型等企业有序转移,为贫困地区开展就业扶贫注入新动力,促进农村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脱贫。

(二)持续加大人才交流及劳务协作力度,打造人才帮扶品牌。扶贫先扶智,扶贫扶健康,继续深化我区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创新合作形式,通过人才培训、学科建设、资源共享、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方式开展帮扶活动,持续提升被帮扶学校、医院专业水平,打造黄埔教育医疗帮扶品牌。把人才作为改变落后发展面貌的决定因素和首要条件,加强东西部地区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双向挂职交流,组织和支持各类志愿者参与扶贫调研、支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等扶贫活动,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加强两地人力资源部门协作,建立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搭建就业信息平台,实现供需环节的无缝对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把贫困劳动力培养成为合格产业工人,推动贫困劳动力向技能型、稳定就业型劳动力转变。

(三)创新扶贫协作模式,推动扶贫协作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我区与黔南州的优势互补和资源上的取长补短,打破单向输出帮扶模式,探索双向协作合作共赢新模式。创新产业合作,着力推行黄埔企业+贵州资源”“黄埔市场+贵州产品”“黄埔总部+贵州基地”“黄埔研发+贵州制造+”合作模式,从单向的引进去你来我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探索成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引导基金、专项基金,用于启动、扶持、孵化、培育相关企业和产业。探索与贫困地区的联动发展,将我区在建设、招商、管理、运作、服务上的经验复制到贫困地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扶贫协作高质量发展。

(四)完善资金项目监管,注重扶贫资产管理和可持续性。严格按照对口帮扶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组织项目实施,及早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筹措落实配套资金,强化项目管理,对援建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招投标、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环节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各类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采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核查重点项目绩效目标的执行情况,对项目资金实际执行与绩效目标偏离较大的,及时予以纠正,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在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监管的同时,还应注重对帮扶资金投入后形成的扶贫资产的管理、维护和监督等,加快建立完善扶贫资产管理制度,发挥当地监管主体作用,落实相关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强化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等刚性约束,确保帮扶财政资金安全规范运行、扶贫资产可持续性和保值增值

(五)加强扶贫工作队伍建设,锻炼成长干部。扶贫协作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要加强扶贫协作干部培训,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及财政项目管理等的业务培训,增强精准扶贫能力和对资金项目的监管能力。强化扶贫工作队伍作风建设,鼓励和支持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在攻坚克难中成长为可以担当重任、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干部。要关心关爱扶贫干部,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者流芳。逢年过节慰问帮扶干部及其家属,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小孩上学等家庭困难,解决其后顾之忧。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