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访谈

主  题:《花城政能量》知识城访谈

时  间: 2021-09-16 10:35:54.0 至 2021-09-16 10:35:54.0

访谈嘉宾: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郑勇、《花城政能量》记者

文字实录

主持人:
在广州的地理几何中心、黄埔区北部,有一座新城,叫中新广州知识城。十年前,知识城还是一片阡陌桑田,十年后,知识城已然蜕变,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高速公路、地铁、轻轨等现代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引进了百济神州、粤芯芯片、宝能等重大产业项目,民生配套日益完善,南起步区现代化城区初步形成,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无限生机,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的新标杆。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郑勇来到节目现场,与我们一起走进知识城,认识知识城。 


一、基本情况与由来

主持人:8月26日,《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正值知识城开发建设十周年之际,近年来可谓是喜事连连,知识城开发建设成果斐然。但可能听众对知识城的认识还不是很全面,请您先简要介绍下知识城。
郑勇:知识城的地理位置位于广州市地理几何中心,北面与白云区钟落潭镇、从化区太平镇接壤,东面与增城区中新镇相接,西面为帽峰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顶部,号称“湾顶明珠”,坐拥帽峰山、油麻山、福和山和凤凰湖、九龙湖“三山两湖、山湖相连”的自然特色禀赋,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发展空间充裕,生态环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知识城的开发建设历程要从2008年说起,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率广东代表团访问新加坡,提出希望双方在广东合作建设标志性平台项目。之后,新方积极响应,迅速组团赴广东回访,并提出“知识城”项目的初步构想,后来,经过了几个月激烈的比选,知识城项目最终“花落”广州开发区。2010年,广州市政府与新方正式签署《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协议》,知识城项目正式奠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强调,支持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下一步要在政策支持和创新驱动上下功夫。同年,在李克强总理与新加坡李显龙总理共同见证下,知识城正式升级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19年,知识城明确为中新合作“3+1”旗舰项目,成为继天津生态城、苏州工业园和重庆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之后,第四个中新合作旗舰项目。
知识城战略定位是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我们将紧紧抓住《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的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一核两心三区多园”城市格局(一核:环九龙湖总部核心经济带;两心:枫下片区中心、新龙片区中心;三区:科教创新区、中试和应用推广区、大科学装置区;多园:生物医药园、集成电路园、智能制造园、新一代信息技术园、生物安全产业基地、医疗器械和中医药装备园等),重点发展知识经济,建设国际一流智慧园区,打造成为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和开放合作示范区。 


主持人:为什么叫知识城呢?在规划建设和发展上,是如何支撑起“知识”二字的?
郑勇:知识城高度聚焦“知识”二字,强调知识创造、知识孵化和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牵引作用。
首先,“知识创造”能力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体现,知识城通过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知识中心,着力打造知识创造新高地、国际人才自由港、湾区创新策源地,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培育世界级研发机构。我们规划了科教创新区、中试和应用推广区和大科学装置区,其中,科教创新区计划引进14所高等院校,依托张景中、杜彦良、郑志明等八位院士领衔的顶尖人才团队,聚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数字经济、5G应用、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等领域,打造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目前,我们引进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研究院和研究生院,三所高校已在本月陆续开学,并且亮出了自己的王牌专业,比如西电的电子信息、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广大的计算机、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以及广外的翻译学、法学专业。三所学校首批招生规模超1600人,入驻科研人员以及教职员工超200人。
第二是知识孵化,知识城培育众多知识孵化平台,打造了如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海丝知识中心、中国纳米谷、腾飞科技园等产业孵化载体。下面,我重点介绍下与新加坡共建的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这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约的项目,引入华南理工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以及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发机构的优势科技、人才资源,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集技术创新与研发、成果孵化与应用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建成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研发平台、食品营养与安全平台、生物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平台、新能源平台、绿色建筑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等6个研发平台,开展产业化项目44个。
第三是知识产权的运用与保护,知识城是全国唯一经国务院批准的“知识产权综改试验区”,在知识产权体制机制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以科技孵化器为支撑的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创新等五方面重点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模式。

二、城市建设方面

主持人:知识城在与广州市各区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节点的互联互通上,有什么规划与措施么?
郑勇:许多人原来对知识城的印象是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现在随着开发建设进程加速推进,知识城的交通路网也逐步完善,我们规划打造由8条轨道交通,5条高速公路和7条城市快速路组成的交通路网,构建起内联外通便捷交通体系,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在轨道交通方面,地铁14号线、21号线已建成通车,大大加强了知识城与市中心的联系,穗莞深城际铁路正加快建设,这是珠三角城际线的主轴和广州连接深圳的首条城际铁路,在知识城范围内,设有镇龙站、平岗站、佛塱站、马头庄站四个站,有力提升知识城居民在珠三角的通勤便利度。
在高速公路方面,广河高速已建成通车,花莞高速预计年底建成通车,届时从知识城到白云机场仅需15分钟。
在城市快速路方面,知识城至市中心联络线车陂路北延线已开工,南段已明确年内启动前期工作。两条城市主干线开放大道和创新大道,南接番禺、南沙,北连白云、从化,不仅串联了知识城内各产业园区、轨道交通站点地区,更是贯通了整个黄埔区的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是强化黄埔区南北联系的“黄金轴带”。

主持人:9月10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正式“官宣”落户知识城的消息刷屏朋友圈,那么知识城在城市民生配套建设上是如何从原来的一张白纸实现“逆袭”的?
郑勇:知识城不仅产业建设迅猛发展,城市配套建设也加快完善,积极对标对表国际一流城市,建设国际水准的高端科教文卫配套。
基础教育方面,知识城共规划建设78所中小学,广东省名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将在知识城办学,覆盖初中、高中阶段,设置78个班,提供省属名校学位3900个。同时,我们引进了新加坡最好的中学——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还集聚了会元二中、广州实验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从幼儿园至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目前会元小学、天景小学等24所学校已建成开学。
我们的医疗卫生资源也很完善,巴塞罗那医院落户于知识城,国内顶尖的综合三甲医院南方医院知识城分院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预计2022年建成。除此之外,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皇家丽肿瘤医院、广州泰和肿瘤医院3家专科医院已建成,年底将开业,打造集医疗、研发、临床应用为一体的高端医疗机构。知识城所属的两街一镇分别规划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商业配套方面,知识城即将开业的城南邻里中心,源于新加坡新型社区服务概念,作为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围绕12项居住配套功能,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满足居民购物、休闲娱乐等需求。知识城共规划建设23处邻里中心,打造步行10分钟服务圈。目前,超级邻里中心也已启动建设。此外,我们的绿地酒店、合景酒店、科技馆等民生配套设施都在加快建设,在九龙湖正规划建设国际会议中心,能承接大型高端国际会议。

主持人:提到九龙湖,我想起来今年年初在九龙湖广场举办的迎春花市,场面相当热闹,也融合了很多新加坡元素,请问知识城在城市建设方面有哪些自己的特色呢?
郑勇:知识城今年是首次举办迎春花市,当时花市的火爆程度远远超我们的预想,吸引了大量知识城及其周边居民前来“打卡”。在这场迎春花市中我们将科技创新融入传统花市,充分展现了生产生态生活深度融合的新城魅力。
近年来,知识城在城市建设呈逐步加速态势,在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发力:一是坚持绿色发展,100%落实绿色建筑。不久前,知识城南起步区成功获得国家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设计标识认证。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是为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境,保护生态,规范绿色生态城区的评价而专门制订的国家级标准,三星级是该标准的最高等级,这一殊荣的获得是国家级层面对知识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的高度评价。知识城内的审协广东中心运用照明功率、可再生能源、自然采光等创新技术和产品,以梯田烟囱状建筑结构优化内部空气流通,打造“会呼吸的建筑”,运行能耗比传统建筑写字楼节省40%-50%,因此成功获广东省二星A级绿色建筑运行标识,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是贯彻海绵城市理念,打造全国独特“大海绵体”。借鉴新加坡滨海湾等世界先进的滨水城区建设经验,规划建设两大人工湖泊水体,凤凰湖配备环湖绿道、亲水木栈道、观景亭、湖景长廊、游船码头、景观桥等。九龙湖周边配备国际会议中心、科技馆、知识塔等国际一流配套,将打造为城市核心、生态绿心和群众活动中心,建设成为世界级滨水门户。我们还将区域内山、水、林、草等元素有机结合,并将城市道路、绿化、空间等与湿地公园有机结合起来,打造“环山绕城”的生态游憩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营造“三山相拥,城景交融”的公园城市景象。

三、中新合作方面

主持人:知识城作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在中国-新加坡双边合作乃至国际合作方面有着怎样的亮点和特色呢?
郑勇:2018年11月,知识城正式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与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重庆互联互通项目共同成为的中新合作“3+1”旗舰项目,这些年来,我们不断深化中新双方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长足发展。
在中新合作机制方面,我们构建了国家级的中新联委会、正部级的联合工作委员会、副省级的联合实施委员会三级协调机制这一合作机制已促成知识城先后签署《示范区合作框架协议》与《示范区开发建设共识性文件》等涉及知识城发展的合作项目59项。此外,知识城也是粤新合作理事会的重大议题,广州市还专门成立了加快推进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知识城重点工作,举全市之力支持知识城发展。
在这个合作机制的引领下,中新合作项目硕果累累。6.2平方公里的中新一期合作区域知识城南起步区已形成现代化城市面貌,高端产业正加速集聚,目前,已引进腾飞科技园、国际领军人才集聚区等项目。其中,腾飞园项目借鉴新加坡先进的设计理念,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综合性高科技园区,园区以引进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文化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的国内外一流企业为目标,吸引了一批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上市企业。目前,腾飞园已进驻来恩生物、优客工场等企业100多家,就业人数达到3000人。其中,来恩生物作为研究细胞免疫治疗病毒相关实体瘤的全球领军者,依托强大的世界前沿技术开发了不同临床产品,是精准医疗行业的领军企业。
中新二期合作将携手凯德集团,聚力打造2平方公里的中新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示范区,计划5至10年中引入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扩展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将布局科技研发、金融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生态居住五大功能,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典范和样板。九龙湖总部核心区第一个重点项目及中新合作标杆项目——“知识塔”已开工建设,项目规划高度超330 米,总投资46.3亿元,预计于2024年底主体竣工,将成为知识城内地标建筑,形成新一代超高层办公与共享空间规划业态包括智慧节能高档办公、五星级酒店和商业,是中新合作的重要载体。
在人才合作交流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知识城积极开展粤新青年人才“请进来”“走出去”活动,2012年至今,连续多年保持互派青年工作者、青年领袖交流合作。我们全力推动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项目落地,依托研究院加快推进广州科技成果创新转化、高端人才培养以及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将打造为该校在中国的综合型旗舰型项目,计划在明年1月左右首次招生,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长期性、战略性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四、产业发展方面

主持人:我留意到在今年上半年,知识城落地了一大批项目,特别是5.28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活动,知识城有66个项目集中动工,总投资超千亿元,引进了很多智能制造、新能源方面的新兴产业项目,不知道现在知识城产业项目发展情况如何呢?
郑勇:截至目前,知识城共引进165个重点项目,在建企业投资项目79个,总投资近1700亿元,达产产值超3000亿元。在“一核两心三区多园”的知识城规划理念引领下,知识城的产业蓝图正在有序铺开,各大价值创新园加快建设。
生物医药园规划5.2平方公里,将建设从研发、检测、临床应用到大规模制造为一体的全球一流园区,该园区在GE-龙沙生物、百济神州等龙头项目的带领下,已吸引诺诚健华、绿叶制药、康方生物、康融东方、昭衍、铂思雅等重大生物医药项目相继落户,并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供应链、人才链加速集聚。
集成电路园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着力打造广州创“芯”智造园,园区中的粤芯芯片投资总额约70亿元,作为广东省目前唯一进入量产的12英寸晶圆项目,已经为知识城集成电路产业板块的上下游企业产生强大的集聚效应,目前已有80家集成电路企业链企业前来考察,32家企业注册落地,“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圈已经形成,全力打造全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智能制造园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打造装备制造现代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园内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投资总额93亿元,占地面积1500亩,预计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整车,达产产值740亿元,计划2021年底建成投产。今年又引进了小鹏汽车、百度阿波罗等智能汽车制造项目。
新一代信息技术园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三大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广东省数字交易中心齐聚该园,为知识城在数字经济新基建方面占领产业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知识城还规划建设2.6平方公里的生物安全产业基地和1.5平方公里的医疗器械和中医药器械装备制造园等价值创新园,形成多点开花、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附:中新广州知识城管委会是与黄埔区政府、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的机构,实行“多区合一”管理体制。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是知识城管委会直属机构,负责知识城开发建设事务的综合协调和知识城范围内的社会事务协调,统筹推进知识城开发建设、中新合作、经济发展和企业服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