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以产兴城、带乡促邻推进“百千万工程”
黄埔区奋力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双标杆区。图为中新广州知识城新乡村示范带。李剑锋 摄
黄埔区深入实施“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及“千里路网”行动。图为南岗河碧道。 吴伯钊 摄
黄埔区麦村村旁,坐落着广州航空轮胎大科学中心。黄埔区供图
南粤大地,秋意渐浓。
“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山静似太古,茶农忙丰收。山顶茶室里,坐着三三两两旅客品茗赏景,茶园旁的长岭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绿树成荫,山水交融,前来打卡的市民熙熙攘攘。
“纳米水乡”新乡村示范带迳下村,乡村振兴注入高端科技元素,村路修葺一新、基础设施完善、绿水青山成片,成为游客享受美丽乡村的打卡地。300多名村民返乡创业,村集体收入增长逾10倍。
产业宝地、和美乡村,是广州市黄埔区的一体两面。17个镇(街)、61个村居,是区域“基本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所在、空间所在。
今年初,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战鼓擂响,广州市黄埔区闻令而动,把“施工图”一步步转化为城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景画”。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是全国经开区中的“优等生”,立足产业优势,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道路,该区抓住“百千万工程”重大机遇,以产兴城带乡促邻,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均衡城乡公共服务,走出了一条具有黄埔特色的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共富路。
眼下,在广州市黄埔区,山水相融、人居和谐,迸发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盎然生机。城市让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是黄埔区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外延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的生动写照。
厚植“生态绿”
一条幸福河
连山连城连民心
秋入云山,百般景物堪图画。
从高空俯瞰广州东部,全长24公里的南岗河,流经黄埔区的乡村、公园、产业园区,一路蜿蜒汇入东江,两岸郁郁葱葱,犹如一条镶嵌在黄埔大地上的青翠玉带。
南岗河作为广东省唯一入选的水利部首批“幸福河湖”建设项目,正在让城市变得更绿、更美,也串联起黄埔区“百千万工程”的产、城、乡融合新面貌。
黄埔区厚植生态基底,创新“土地整治+乡村振兴+城市更新”模式,打造出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和幸福河湖“一山一水”两个国字招牌,成为黄埔绿色生态的一张闪亮名片。
黄埔生态建设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连山连城连民心。因此,许多人说,走进黄埔区,仿佛是在“逛公园”。
聚焦“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黄埔区推进“绿美黄埔”建设,沿着幸福河湖,打造了黄埔公园生态水景、创新公园花海飘香、香雪公园十里梅林等一批生态友好、环境友好、景观友好的城市公园。
2022年以来,黄埔加快打造全域公园城市,通过“百里路网”“百个公园”“千棵古树”“青山入城”“碧水织城”“园业融城”等行动,创新“公园+”园城融合模式,重塑城市生态肌理。
生态是最美的底色,也是最大的财富。黄埔区坚定扛起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担当,制定出台绿美黄埔生态建设工作方案,谋划实施“1个百、3个千、5个城”九大全域公园城市特色行动计划,全力推进绿美黄埔生态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梳理破解空间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打造宜居宜业绿美生态新城。
目前,黄埔全区464条市政道路、620公里绿道、41个城市公园与广场、41个口袋公园、93公里“连城森邻道”、117.37公里碧道贯通连接,将青山、碧水、美园串珠成链,逐渐形成人、城、园、业多元融合、和谐共生的新型城市形态,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黄埔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随处可见。每到傍晚时分,附近的居民沿着南岗河边碧道漫步,一路鸢飞鱼跃、繁花似锦,十分惬意。
黄埔区的生态建设,不仅体现在公园、森林,更见诸居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许多黄埔街坊惊喜发现,平日经常走过的许多区域变得更美、更方便了。
放眼黄埔,绿美生态建设与“百千万工程”同频共振,筑牢城乡区域生态屏障,绘就城乡融合美丽画卷,让广大乡村变得生机勃勃。
夯实“百姓富”
创造
更高品质生活
在黄埔区云埔街火村社区,分布着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纳金科技园区等一系列高科技产业园区,聚集明珞汽车装备、黑格科技等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园区内,往来的大多是年轻面孔,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梦想而拼搏。
然而,过去的火村社区并不如此。囿于发展模式单一,产业效益低下,经济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近一半,农村集体可分配收入仅715万元。
黄埔区在火村社区通过发展留用地合作开发建设产业园的方式,不仅改变了以往村留用地多用于建设仓库、产业低端等面貌,同时也使得村经济总收入来源多样、结构稳定,村民仅加速器园区和纳金科技园区的年租金可分配收入就达到3050万元。
随着产业兴旺起来,黄埔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日益增强,农村集体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丰乐北路,由黄埔区横沙经联社自主开发建设的“新黄埔创智示范基地”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施工,该项目由横沙经联社出资约3.3亿元建设,将打造涵盖生产制造、办公、研发等多功能的综合性生产办公基地以及绿色生态、多元活力产业示范园区。
走在黄埔区农村的田间地头,村民感慨地说:“留用地开发了,来的人多了,大家的收入都提高了。希望有更多的产业物业来到我们村,把村的名片擦亮。”
以产兴城、带乡促邻。黄埔全域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逐步向外围镇村覆盖。居民不仅钱袋子“鼓起来”了,可以享受的公共资源也“多起来”了。
极具设计感的教学楼、山环水绕的校园环境、现代便捷的教学设施……今年9月,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首开区)正式开学,该校区总投资约26亿元,首批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即将迎来美好的校园生活。
华附知识城校区是黄埔区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技术标准最高的教育建设项目,将为黄埔区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和广州新一轮大发展的标杆城区注入新的动力。
近日,黄埔落子两大重要医院建设——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黄埔新院区力争明年3月试营业,整体规划病床数800张,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将建设成为辐射广州东部的医疗中心,为周边区域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广州东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三级甲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也将迎来改扩建工程,新增床位1200张,总投资超22亿元。
全域“一盘棋”
扛起“双标杆”
战略使命
提起黄埔区,许多人都会称赞其“经济强、环境美”。作为产业强区,强镇(街)如何带活广袤乡村?
黄埔区在充分认清“百千万工程”对实现广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意义后,切实提升站位、凝聚合力,立足资源禀赋,创新提出打造“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双标杆区的战略使命。
3月,黄埔区以区委、党工委1号文印发推进“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以高质量推进“三城一岛”联动发展、“一街一主业+N”高质量发展行动等充分体现黄埔区工作特色,进一步细化分解核心任务为100项具体工作任务。
年中,黄埔召开现场推进会,17个镇街“亮绩”“亮诺”“亮牌”,以示范引领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
首先是打造区域发展平台。
立足区域“基本盘”——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海丝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三城一岛”,黄埔区强化经济平台布局和产业引领效应,大力推动新型显示、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以先进产业体系吸引龙头企业入驻。今年来,累计签约项目160个,签约总投资约1810亿元,其中签约6个百亿级项目。
在重大科技平台的辐射带动、赋能引领下,麦村大科学装置科学之光走廊项目已初见成效、提速推进,“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与“百千万工程”融合推进,初步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相适应的“百千万工程”推进实施体系。
其次是推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以产城融合为目标,黄埔全域推进城乡一体化,临江大道、开放大道、科知通道“三大交通主动脉”10个子项目全部动工,17个重点基础交通设施项目等已实现动工,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向外围镇村覆盖。
为打造“一街一产业”“一村一特色”,黄埔制定17个镇街、61个村居实施方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企业、高端农业科技的产业发展浪潮,将链条延伸到镇街、村社,由镇街联城带村,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黄埔区再一次拿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城乡融合、科技兴农、绿美黄埔生态建设等方面探索一条可行之路,交出一份农村增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亮眼答卷。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一幅幅景美、业兴、人和、共富的城乡和美画卷,正在广州东部这片484.1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铺开。
数读
黄埔“百千万工程”
成绩单
●今年前三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87.4%,签约项目349个,243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9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0.4亿元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入围中组部经济建设教学案例,广州科学城“双创”示范基地第三次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引领低空经济产业“高飞”,本土培育企业亿航智能率先拿下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证,让空中打“飞的”,从科幻照进现实
●黄埔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扎实推进美丽乡村、绿美黄埔生态建设,多措并举发展集体经济,实现了多个“零”的突破,取得一系列关键性进展
●获得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2021年度中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国字号荣誉
●率先突破广东省同一地块双季稻亩产3000斤高产水稻技术攻关,增长率连续两年全市第一
●引进6名农科院士,隆平院士港顺利启动建设,创建创新研究院3个,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建立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完成广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一张网”试点工作,全区61个经联社总收入全部达到100万元以上
一线案例
“生活在黄埔,
全家人幸福感满满”
“正好可以住下一家人,好开心!”在黄埔区沙步旧村改造项目首个安置地块抽签现场,最早一批签约的村民钟阿姨抽到一套四房的户型,她高兴地说,家里人已经盼望了两年多,终于能住进“心水”的户型。
位于广州市“东进”战略主轴上,沙步旧村改造项目是黄埔区体量最大的旧改项目,也是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仅用时3年多,沙步旧村改造项目实现首个安置地块摇号分房,再次刷新了城市更新的“黄埔速度”。
在“百千万工程”的重大机遇下,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不断推动医疗、教育、公共文化设施等建设,在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传承历史文脉、促进共同富裕上主动担当、勇挑大梁。
目前,全区已集聚中山医系、南方医系、广医系、省医、省第二中医院等多家代表国内一流水平的三级医院,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
住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孩子们上学更方便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接连落地,龙头校、新建优质学校协同带动、优质覆盖格局初步形成。
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品牌商业综合体也串珠成链,点燃了市民享受休闲娱乐的热情,街坊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城市更新质量与速度并重,赋能产业发展民生建设。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施工图”出炉,广州开发区、黄埔区狠抓项目“首开先建”,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在推动产城融合、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收入等方面都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目前,全区已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已规划落实政府产业用房等产业载体总建筑面积约817万平方米,68个项目改造后,预计释放产业载体面积约2108万平方米。同时,共启动99个老旧小区和1个历史文化古村微改造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新增小区广场80个、儿童友好空间70个、绿化面积4.5万平方米,完成“三线”整治120千米,共惠及3.5万户、10万人。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将“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工作要求,转化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全力为民造福的务实行动,用“绣花”功夫建设精品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品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和民生福祉增进等方面持续练内功、下苦功、做实功,为广州全面提升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探索出“黄埔路径”。
撰文:刘珊 黄楚旋
编辑统筹:羊建溶
(南方日报 2023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