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先生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在长洲岛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现统称“黄埔军校”。军校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988年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2月,黄埔军校旧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孙中山先生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革命理想一直遭受挫折。孙中山先生认识到,旧军阀是靠不住的,必须寻找新的途径谋求革命的胜利。因此在筹划改组国民党的同时,也开始思考创建真正的革命军队。于是对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酝酿和筹备工作中给予了适时的支持和帮助。
1924年1月2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林祖涵(伯桑)等出席大会,并当选担任中央领导工作,为国共合作、创立革命军校奠定了组织基础。1月24日会议期间,孙中山先生下令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蒋中正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共产党人叶剑英为教授部副主任,周恩来为政治部副主任。此外还有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28日,孙中山先生还亲自选定广州黄埔长洲岛原广东陆军学校与广东海军学校旧址为陆军军官学校校址。
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盛大的开学典礼。孙中山先生发表长篇演说。至此,黄埔军校在经过了国共两党充分酝酿、多方筹备、各地招生、甄别考试等阶段后,终于正式亮相,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就有很多拥有黄埔背景的杰出军事人才。如叶剑英元帅为建校时期教授部副主任,聂荣臻曾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教官,徐向前、陈赓、周士第、林彪、张宗逊、许光达、罗瑞卿等将帅均毕业与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先后招生6期。1928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北迁后,李济深在原校址仍以黄埔军校名义,为其第八路军培养干部。1930年9月,蒋中正命令停办。1938年广州沦陷,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军校本部遭日本战机炸毁。
1964年,黄埔军校旧址曾做了一次较大的修缮,基本恢复了原貌。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建馆。军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军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黄埔军校旧址和校史,生动地展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广州市政府耗资2000多万重建,于同年11月12日落成。基本恢复了当年军校师生生活、学习的场所。黄埔军校大门中央上方横匾上“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是谭延闿所书。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为孙中山先生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