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市民对数字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升生活品质的看法和期待,以及对政府做好数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黄埔区统计局于2020年8月,通过广州市万户居民调查网,抽取红山、萝岗、穗东、联和四个街道共16个社区400名年龄在18-65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数字信息化已深入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主导市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市民满意广州数字服务水平,并期望不断加强建设,以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信息化普及率高达98.8%,市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几年来,我国信息化发展飞速,并不断从科研走进人们的生活,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网上点餐等成为生活的常态,现金的使用频次越来越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懂联网生活已寸步难行,街头卖菜阿姨用二维码收钱,乞丐用二维码讨钱,一机在手,满足一切。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的生活方式,使市民越来越多的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一)调查结果显示:98.8%的市民体验过信息化生活方式,在400名调查者中,没接触过的仅5个,且都是50岁以上的居民。各种信息化生活方式体验情况见图1:
图1 市民体验过的信息化生活方式
其中,移动支付最多人使用,占92.8%,分组来看,39岁以下及高学历居民使用移动支付比例最高,年轻人体验过的达95%以上,本科以上学历市民体验过的达98%以上(见图2),表明年轻人及高历学历居民生活消费智能化已接近全覆盖,现金支付方式将逐渐被淘汰,无币化生活、数字货币已成趋势并主导生活,出门可以不带钱,但必须带手机。我们再也不会沾上“铜臭味”,生活品质也相应提高。
图2:不同年龄组、受教育程度市民使用手机支付比例
其次,网络购物和外卖平台点餐,中选率分别为82.8%和59%。今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达2674亿元,广州在全国排第五,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件6.75亿件,同比增长26.2%,网上购物量越来越多。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宅”在家里,由快递小哥和美团骑手代替出门。当问及“担心数字信息化会不会因宅在家里导致社交能力降低”时,有33.8%的市民选择“会”。这表明,信息化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要注意其负面影响。
另外,线上教育和培训占39.8%、线上诊疗占39.3%、线上旅游占33.3%、远程办公占22.5%,为抵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毒,线上教育培训、线上诊疗、远程办公、线上旅游等使许多人渡过了病毒肆虐的寒冬,不出门完成了学业,不出门可看病,不出门可上班,不出门在家充电,不出门周游列国,减少了疫情带来的损失。
(二)市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健康是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生活品质都是空谈。疫情的发生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信息化服务于健康的作用更加突显,市民更关注网上健康诊疗,对医疗数字信息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调查显示:在疫情期间,有75%的市民愿意尝试远程诊疗等新诊疗方式,其中有23.5%的人已经尝试。选择“看情况”的有20.3%,只有3%的人不愿意参与这种新诊疗方式。表明远程诊疗很受欢迎。
在问及希望在哪方面优化远程诊疗服务时,市民首选 “加强新诊疗方式的宣传推广力度”占80.3%;其次是“防范恶意抢号”占71.3%。另外,“明确诊疗范围和收费标准”、“建立电子病历,实现档案共享”、“激励医疗机构及人员开设远程或网络问诊服务”分别占69.8%、55.5%、46.5%。
市民对自身健康数据越来越重视,并希望实时监测,有92%的市民愿意使用手环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血压、心率等健康数据,其中27.8%的人已经使用过,并且有88.3%的人愿意将监测到的数据及时上传到问诊平台,以便数据出现异常时能及时预警。这表明大部分市民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平台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并与远程诊疗对接。
调查发现:网上诊疗目前还处起步阶段,需要不断优化,改进服务,提高市民的知晓度,完善有关程序,提高诊疗效果,使远程诊疗真正为市民所接受,让健康垂手可得。
(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闲悠时光,追求优质生活,调节身心,以便更好地工作。因此,网上旅游被许多市民所青睐,信息化给旅游产业带来新的变化和机会。
对于体验网上休闲旅游,受访市民有82.5%表示愿意,其中23.5%已经体验过。而因为观看旅游直播而对某旅游点产生兴趣的市民有73.3%。市民足不出户,可以畅游祖国大好河山,节省时间和金钱,尤其在疫情期间,宅在家里“战疫”,线上旅游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方式,为单调的生活带来乐趣。网上旅游直播对旅游景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是推销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效手段。黄埔区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开发的迳下村、莲塘村等特色精品村,可通过黄埔发布等网上推送,把黄埔区乡村振兴的成果和岭南文化特色呈现给市民,吸引市民到此旅游休闲。
市民期待发展智能旅游,提升旅游档次。主要体现在:“实时查看景区游客人数,实现错峰游览”,中选率为63.5%;“完善景区在线预约制”,中选率为58.5%;“停车场智能停车,缓解景区停车难问题”,中选率为50.3%。另外,“采用人脸识别等电子化方式入园游览”、“设计旅游版的线上个性化地图导览”,“智能机器人担当景区导游,全程讲解”中选率也分别为32.3%、30.3%、28.8%。
二、市民认可广州的数字服务水平,并期求更好的发展
近年来,黄埔区非常重视信息化工作,在交通、医疗、政务服务等方面加大信息投入,获批全省唯一省级营商环境改革实验区,市民为黄埔区政务数字服务点赞。
(一)市民对于广州的信息化水平总体评价较高,打水平很高和水平较高的共达89%(其中水平很高的28.3%)。
市民对于交通出行、消费购物、政务服务方面的信息化水平认可度高,分别达93.3%、92.3%、90%。对休闲娱乐(87.5%)、社区管理(86.8%)、教育培训(84.5%)、医疗健康(84%)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评价相对较低,有待进一步加强(见图3).
图3:市民对广州数字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分项情况
市民期待广州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上述各项信息化水平要求市民只选三项,市民希望在医疗、交通、政务服务等三方面重点加强,其中“交通”中选率为62.1%,“医疗健康”中选率为61.1%,、“政务服务”中选率为53.3%。
(二)市民主动适应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变化,期待有更多的线上生活。对于是否适应未来更多的线上生活,88.5%的市民表示“非常适应”和“比较适应”(其中非常适应占29.8%),表明市民主动拥抱信息时代,并充满期待,希望政府和社会提供更多的网上产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党的奋斗目标,政府和企业要顺应民众的需求,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数字信息服务水平。
(三)市民生活品质较高,对美好未来有信心。市民为自己的生活品质打分,平均分为7.41分,在400名调查者中,打8分有140人,表明市民对目前的生活状况较满意,说明黄埔区近几年打造数字政府建设,大力加强数字政务服务成效显著,在交通出行、医疗健康等方面的完善使市民感觉到生活在不断地变好,市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同时,市民对广州发展5G网络、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看好,对广州信息化的未来充满信心。对此,表示有信心的占95.3%,其中很有信心的就达53.3%。相信有市民的大力支持,广州信息化发展将会突飞猛进,信息时代将大大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三、数字服务筑就美好未来,数字建设大有可为
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数字化的论述: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有序开放,建设国家数据统一共享开放平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这个论述提纲挈领,是我们进行数字信息化工作的基本纲领和总体遵循,现结合我们进行的调查所了解的市民需求,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数字信息化规划,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调查显示:市民对“智慧政务建设对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政务环境的作用”的评价,只有一半左右的市民认为有作用,说明数字政府建设还在路上。数字化引领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未来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的主要载体。要发展好,首先要做好规划。要以数据为核心,提出5G、边缘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数字政府”规划内容中的应用思路,提升“数字政府”面向未来复杂化管理和服务场景的整体运行效能。目前,针对市民在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政务服务、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方面的急切需求。要重点在这几方面做好近期规划。要形成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创新的良性互动关系。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提升网上政务服务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政务服务品牌。从长远来看,要按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二)加强信息保密技术的研发,让群众放心
在提到“您担心数字信息化带来哪些问题”时,对“个人信息泄露”选项,有90.3%的市民表示担心。如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提高生活品质应做好的工作”选项中,“研究个人数据加密技术”也占到了64.8%(见图4)。说明了“加密”二字对于信息使用的重要性,许多人担心移动支付和网上购物将个人的私密无保留地泄露在平台上,这也是个别人不愿意移动支付的原因。在大数据时代,“个人没有隐私”会不会成为现实,这将是个人数据加密技术要回答的问题。要让个人在享受数字信息技术便利的同时,又不担忧信息泄露。
图4: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提高生活品质应做好的工作
(三)建设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开发价值
从上表看出,市民对数据研发共享的意识还不高,只有28.8%的中选率,据了解,黄埔区政务信息资源碎片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业务协同水平有待提升,因此,要结合黄埔区数据资源现状、数据需求和数据共享要求,提出科学合理的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利用机制,加强数据编目的采集、汇聚管理和共享应用。数据也是生产力,要加强数据的开发利用,利用政务数据管理平台,将自然人、法人、地理空间、信用等四个主要数据进行整合,加强开发,体现数据的价值,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四)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育工作,构建美好生活
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提高生活品质应做好的工作”答题中,人才引进是市民认为最需要做的工作,中选率达70.8%。市民对提高品质生活的迫切需求,引进人才提高数字信息技术成为本地赶超的动力。黄埔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出台了“美玉十条”和细则,优越的营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到黄埔去的热情,大批博士、院士到黄埔创业安家,也促进了黄埔区数字信息化的发展。京东、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进驻,极大地发展了黄埔的信息技术,美好生活近在咫尺。
执笔人:方春生
审稿人:蔡开国
2020年12月10日